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变身“暑期快乐大本营”
这个夏天,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变身“暑期快乐大本营”,依托“1+14+231+N”文明实践矩阵,围绕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”主题,精心打造了科创、非遗、法治、心理、双语等特色课程,通过320场特色课程服务青少年超万人次,成为广受欢迎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这个夏天,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变身“暑期快乐大本营”,依托“1+14+231+N”文明实践矩阵,围绕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”主题,精心打造了科创、非遗、法治、心理、双语等特色课程,通过320场特色课程服务青少年超万人次,成为广受欢迎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“非遗”与教育改造有何关系?如何把“非遗”项目转化为改造动力?近年来,未管所不断强化监社联动,先后引进柘荣剪纸、泥塑、脱胎漆器等一批非遗项目,引导未成年犯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,传承传统技艺,铺就新生之路。
赵恩民,男,1962年12月生,赵恩民泥塑艺术研究院院长,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代表性传承人。赵恩民自幼热爱泥塑,1986年,他成立“稀泥堂”工作室。1989年,一场大火烧伤了他的双臂和右腿,手脚不再像以前一样灵活。但他凭借坚韧毅力,坚持泥塑创作,200
5月14日,一群来自宝鸡高新第十小学的小记者走进宝鸡职业技术学院。在这里,他们邂逅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的盛宴,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在一双双巧手下见证了工匠精神的传承。从炫酷的灯光秀到神奇的中医药世界,再到指尖流转的泥塑艺术,这场特别的旅程让孩子们惊叹连
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,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,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更是受到追捧。同时,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,利用自然材料创作的艺术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。然而,传统艺术品往往缺乏互动性和教育意义,特别是在向儿童传授知识和培养兴趣方面。另外,现代